1、流程顯性化
流程顯性化,即建立流程管理的機制規則,使組織的流程從自動自發狀態升級到被管理、被控制的狀態,把沉淀在有經驗的管理者或者員工腦海里的,約定俗成的辦事規則顯性化,標準化。
做到了這一步對于企業而言就已經是很不容易了,沒有人喜歡被約束,被管理,而規則的顯性化就意味著要按規矩辦事,走捷徑、刷特權就不再隨心所欲,這自然會讓人不舒服,會損害別人沒法拿到臺面上講的利益。
如果決策層認識不到規則顯性化的好處,做不到堅定支持,就很可能半途而廢。自古以來搞變革的都沒什么好下場,就是這么個道理。
當然,在這個階段還需要一些工具手段支撐,有了基本的流程管理,就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來提升效率,減少人的低效勞動。只不過要注意工具什么時候都只能是工具,不可能指望買了一套工具回來管理水平就可以自動提升,這是不可能的。
2、流程體系化
傳統的制度化管理,更多的是強調什么不能做,而很少教人怎么做,更缺乏在支持員工做成事、達成目標上面進行制度設計。
而流程管理則需要告訴員工怎么做才能完成任務,實現目標,滿足客戶并最終創造價值。當然這不是說就不要制度了,流程與制度最終是要并存的,制度是底座,流程根據業務活動需要調用制度規則。
而流程體系化就是要建立端到端的流程體系,從客戶來,到客戶去,體現目標驅動、客戶價值驅動,實現價值創造的全鏈條拉通和閉環。
要實現流程鏈條的拉通,就得破除部門墻,把業務在部門與部門間的接口給打通,消除流程斷點,從而通過流程的建立與固化取代一事一議的跨部門溝通協調。
流程跨部門的打通,意味著事權的進一步下放,大部分常規業務都在具體經辦人員之間的點對點協作解決,而不再需要事事、時時的向上匯報。好處是把管理者從日常常規事務中解放出來,集中精力于重要的、不確定性強的、風險性大的大事之上,但壞處就是特別考驗管理者的胸襟,愿不愿放權、敢不敢放權,會不會放權,都是問題。
3、不斷自我革命,追求流程卓越
流程體系的建設有利有弊,好處是驅動企業從官本位向客戶驅動模式轉型,業務的運轉效率更高,對人的依賴更低。
但也有壞處,那就是流程越完善的企業,想對流程動刀子就越難。這就跟軟件編程一樣,程序員們喜歡把祖傳代碼稱為“屎山”,看著像一坨屎但就是不敢輕易去改,要不然很可能是原本系統還能勉強運行,一動刀子直接給你來個大崩潰。
但企業管理就是需要“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”的精神,逆水行舟,你不進但別人進,那就是退步,就會被市場競爭無情的淘汰。
因此,所謂的流程型組織,不是一種模式的切換,而更像是一種永無止境,追求卓越的追求,不斷地重新審視企業的商業模式,不斷的對標、學習,通過自我革新獲得客戶的更大滿足和自身運作效率的持續優化提升。
從實踐上,大部分企業會建立相對獨立的流程變革機構,站在體系之外審視體系,發現改善機會,推動系統層面整體變革改善。但需要警惕的是這種變革機構變質為新的集權機構,以流程變革為名,行爭權奪利之實。
》》咨詢流程體系建設、流程管理體系優化等,歡迎致電中略咨詢。
本文地址:http://m.zddsgz.cn/newsview.asp?id=1423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