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企混改的意義在于允許社會資本、民間資本和員工參股,是優化存量擴充增量,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的有效途徑。那么,國企混改改什么?如何推動國企混改?接下來本文就來介紹一下,希望能給各位提供一些思路。
一、國企混改“改什么”?
目前國有企業存在的四“不”問題,都急需通過“加快混改”、以“外力沖擊”方式來擺脫“系統自鎖定狀態”進而實現重大突破。換句話來說,國企混改改什么,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找出答案。
(1)主體地位不實。國有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時至今日仍然不實,不是完整、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主體,急待脫“虛”向“實”,從“縱向行政化決策”向“橫向市場化決策”轉型,治理結構與運行機制應加快構建。
(2)產權流動不暢。從產權角度看,國有企業多為國有獨資、國有控股,產權主體單一、過度集中且存在“產權流動梗阻”現象。據統計,全國國企平均國有股占比達80%,仍有65%的國有企業分布在競爭性領域;即使是引入非公資本形成混合所有制的,絕大多數依然是國有控股,且引入非公資本的主要在子企業或孫企業這一層,中央企業母公司寥寥無幾。
(3)經營機制不活。國有企業運行中,存在經營機制不活、壟斷壁壘難以打破、運轉效率不高、核心競爭力不強等問題。新一輪混改承擔的使命,不僅要讓民營資本等進入過往無法涉足的壟斷行業、公共領域,更重要的是加快形成國有企業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,不斷增強其核心競爭力、影響力。
(4)市場檢驗不足。市場主體“虛(位)缺(失)”、非市場化運營等,造成相關行業領域“國企扎堆”現象,產業結構由此出現偏斜。“產能過剩、庫存積壓、杠桿高企”等宏觀運行中的“周期性循環”無效配置問題,也隨之出現。
二、如何推動國企混改?
推動國企混改需要關注三大問題:
1、激發民營企業參加混改的動力。
激發非國有資本參與混改的動力是推行混改的關鍵因素。混改決策出臺后,有民營企業家表達了對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顧慮。應該說,民營企業家的顧慮是可以理解的,他們擔心參加混改后沒有話語權,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。只有消除潛在投資者的這些擔憂,穩定其預期,他們才會有動力參與混改。這就需要健全嚴格的產權占有、使用、收益、處分等完整保護制度,并依法平等保護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各類投資者的產權權益,堅決落實“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,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”的原則。建立明確的進入與退出機制,確保資本以出資人的經營戰略和商業價值為導向進行流動,能夠在規則之下自由地進入與退出,保證各類資本能進能出。不斷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,建立科學有效、能夠保證各類股東合法權益和話語權的法人治理結構,確保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市場化運作不遭受不合理的行政干預。適合民營企業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,要在加強監督管理的同時大膽出讓國資控制權。不適合民資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,要通過制度設計賦予非國有資本投資者相應的知情權和決策、參與權,確保其能夠真正有效參與公司治理和經營管理。否則,即使非國有資本投資者參與國企混改,對于企業發展也沒有實際意義,徒有混改之名而無混改之實,達不到改革應有效果。
2、選擇合適的戰略投資者和合作伙伴。
在激發非國有資本投資者熱情和積極性的同時,國企混改還要注重非國有資本的質量和匹配性問題。首先,混改企業要選擇愿景和目標一致的投資者。要選擇目光遠大、有責任感、有事業心的戰略投資者參與混改。其次,要對擬進入的非國有資本進行評估和審核。國有企業吸引非國有資本投資入股,還涉及非國有資本的資質、信用條件以及與其混合發展的可行性問題,如果吸收非國有資本時不加以甄別和考察,來者不拒,那就難以保證混改達到既定發展目標。因此,必須建立非國有資本資質、信用的評估制度,加強對非國有資本質量、合作誠信與操守、債權債務關系等內容的審核。再次,參與混改的投資者與國有企業具有互補性。混改吸收的非國有資本還要與原國有企業自身條件相匹配,雙方要“門當戶對”“志同道合”、資源和優勢互補。國有企業在引進戰略投資者時,還需要慎重考慮對方行業地位是否堅實、雙方合作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等問題。
3、混改要加強各類投資者在文化、管理與技術上的深度融合。
國有資本與非國有資本形式上的“混”,不能自然而然地產生“1+1>2”的效果,只有通過文化融合實現兩者實質性的“合”,方可達到預期發展目標。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都有著自己不同的企業文化,在價值觀、經營理念、管理風格、社會責任意識、企業家精神等方面具有共性的同時,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。以管理風格為例,國有企業用人機制具有行政化色彩,有的管理人員在企業管理上表現出一定的官僚作風;不少民營企業在管理上往往具有家長作風,人事制度隨意性、主觀性較強。因此,為了防止因文化差異而出現的摩擦與沖突,降低企業內部交易成本,必須注重不同所有制投資者或企業在文化方面的融合。引入非國有資本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只有形成統一、系統的企業文化,各類投資者才能夠發揮好各自的比較優勢。擁有再好的資源,如果各類投資主體沒有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,那么各方的優勢互補同樣無從談起。
三、關于國企混改的三個建議
第一,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的關鍵在于以“公開競價”方式轉讓國有產權。要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,防止流失現象發生,無論國有產權是通過產權市場還是證券市場進行轉讓,關鍵都在于選擇“公開競價”方式來進行,以充分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“發現和公平確定價格”的功能。
第二,強化國企混改績效的市場檢驗。作為市場主體,已完成混改的企業應建立以注重“經營業績、混改效果”為導向的績效考核機制,健全國企混改經營業績考核辦法和責任追究制度,以確保企業國有資產安全運營和保值增值。與此同時,還應通過產權市場、交易機構定期發布《混合所有制企業經營業績考評報告》。
第三,員工持股應采用“績效股”模式。員工持股采取動態化管理的“績效股”模式,實行績效考核,按“效”行權,有進有退:績效股對應的是持股員工為企業做出的“績效貢獻”,屬于增量資產部分;與企業經營業績、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相關考核指標直接掛鉤,根據具體動態變化進行定期考核;由產權市場對混改企業員工所持“績效股”進行托管,即產權交易機構設立“托管部”,按照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經營業績報告,定期發布績效股的動態信息。而在引入新的非公資本中,內部員工與外部戰略投資者增資持股、同時進入,增資價格完全相同,從而將內部員工、混改企業與外部戰略投資者的權益“捆綁在一起”,使新老股東、參與各方成為“利益共同體,行動一致方,戰略合作者”。
以上就是管理咨詢公司關于國企混改改什么,以及如何推動國企混改的相關介紹,供大家參考。
》》更多混合所有制改革、國企改革咨詢問題,歡迎聯系中略咨詢。
本文地址:http://m.zddsgz.cn/newsview.asp?id=856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