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戰略規劃的七步法
第一步,識別戰略命題
戰略不是套框架和模型,必須基于企業的生存發展現狀,每個企業情況不同,首先要識別出企業的戰略核心命題。通常而言,一個企業的戰略命題有三類:一是穩增長, 如何提質增效;二是促改革,如何業務升級;三是調結構,如何實現轉型。也可以用五個關鍵詞來總結:歸核、升級、轉型、突圍、退出。企業家本身的思想理念也決定著企業的方向:是做強做大還是做長做久?
根據不同的戰略命題,選擇戰略的方向也大相徑庭。
第二步,遵循邏輯框架
規劃企業戰略必須遵循戰略思考的邏輯體系,而不能拍腦袋、想一出是- -出。企業的內外部發展環境共同影響著發展戰略,首先看外部環境,包括宏觀、區域、產業、資本市場等維度,其中核心在于產業,畫產業地圖、看產業機會、看核心要素;其次看內部環境,包括過往發展歷程、當前的資源與能力、制約因素等,核心是分析戰略條件,看清自身資源和能力、看清團隊。結合內外部環境,抓住企業的核心能力,從而明確經營哲學、戰略定位、方向、目標、模式,再進一步制定業務規劃、管理保障。
規劃企業戰略,就是通過以_上系統的邏輯和方法,幫助企業將戰略意愿轉化為立意高遠、邏輯貫通、現實可行的戰略。因此,第二步也體現出專業戰略咨詢機構與企業自己做規劃的差異。
第三步,用好分析工具
在專業的戰略分析與規劃中,有一-系列的專業工具和模型,幫助企業更好地制定戰略。這些工具和模型有波特五力競爭模型、SWOT分析模型、SPACE矩陣模型、SCP分析模型、波士頓矩陣、GE 矩陣、ECIRM 模型等。
第四步,扎實調查研究
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,企業戰略分析、戰略規劃必須建立在充分、扎實的調研基礎之上,用事實說話,用數據說話。外部研究的重點包括周期大勢、區域、產業、市場、競爭對手、標桿企業等,內部研究涵蓋業務、組織管理、人員、財務、資源等各個方面,重點是資源、條件、人才、能力。通常可采用的方式包括資料研究、內外部訪談、實地走訪和問卷統計、戰略研討等。
通過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,不斷梳理信息,層層抽絲剝繭,為制定戰略奠定基礎。
第五步,建立戰略思維
在匯集梳理信息、形成戰略判斷的過程中,對于戰略規劃部門而言,核心是建立一系列的戰略思維。是否能夠形成全面、多維度的戰略思維,是判斷一個戰略規劃工作者專業度的最重要因素。
戰略性思維包括價值觀思維、歷史觀思維、發展觀思維、全局觀思維、生態觀思維、產業鏈思維、競爭性思維、歸核化思維、投行思維、資本思維、價值思維等。
第六步,明確戰略體系
這-步是將前述各項戰略研究、分析判斷進行成果化的過程,最終將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呈現在決策者面前。戰略的最終成果是有清晰完整的體系。如戰略三層次:發展戰略依據公司的使命自。上而下逐層展開,低層級服務于高層級的發展內容和方向,自上而下分別是事業戰略(使命愿景、定位、目標)、競爭戰略。
(商業模式、發展路徑、行動計劃)、職能戰略(各項職能的配套,人財物信息等資源支持,戰略如何分解實施)。在企業使命愿景之下,也可以按照橫向劃分為業務戰略、資本戰略、組織與人才戰略。
同時,對于戰略管理的體系,需要明確--個完整的戰略管理。體系,包括戰略分析、戰略規劃、戰略實施、戰略評價。是-一個根據實施情況不斷進行反饋、總結、調整,循環往復的過程。只有遵循了系統的戰略體系,才能保證戰略不是空中樓閣、不至于半途而廢,能夠切實落地及自我調整,避免出現很多企業家理解的戰略太虛、無法落地的情況。
第七步,把握戰略心訣
戰略的邏輯、理論、方法、模型、工具雖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搞清楚事實、全面準確理解、基于價值觀和實情做出選擇和安排。這一過程中往往常識比模型工具更重要,寧要模糊的正確,也不要精確的錯誤。分析和判斷一一個企業,很多時候,并不需要高深的認識,而是需要人情事理的把握,需要悟識和尊重事之常理、人之常情。
面對各行業、各類企業,情況和問題千差萬別,如何準確地感知戰略方向、識別戰略命題、明確戰略要點,并迅速地構建起戰略邏輯,其秘訣就是把握一一個 原則:產業為本、戰略為勢、創新為魂、金融為器!